石油废水处理用絮凝剂
一、废水污染
石油化工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一般可概括为烃类、烃类化合物及可溶性有机和无机组分。其中,可溶性无机组分主要是硫化氢、氨类化合物及微量重金属;可溶性有机组分大多能被生物降解,也有少部分难以被生物降解,或不能被生物降解,如原油、汽油和丙烯等。国内大多数炼油污水处理厂采用“老三套”处理工艺,即隔油—气浮—生化,或其改良、改进工艺。随着我国劣质高酸原油加工量的逐年增加,常规“老三套”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废水排放标准。环烷酸是高酸原油加工废水的特征污染物,主要由环状和非环状饱和一元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其通式为 CnH2n+zO2,含有少部分芳香族酸以及 N、S等杂原子,相对分子量在 120~700。环状结构的环烷酸以环戊烷和环己烷为主,非环状环烷酸具有比一般支链脂肪酸难降解的烷基侧链结构。环烷酸具有难挥发、难生化降解、有表面活性等特点,是高酸原油废水处理工艺复杂、处理难度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废水特点
A.含有大量高浓度的固体悬浮物;
B.含有大量腐蚀产物;
C.含有油、各种残余化学助剂。
三、解决办法
生产絮凝剂的增稠、絮凝和对流体的流变性调节的作用所具备的性能使得它在石油开采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广泛地被用于钻井、堵水、酸化水、压裂、洗井、完井、减阻、防垢和驱油等方面。总的来说,使用絮凝剂是为了提高石油的开采率(EOR)。特别是许多油田已进入二次、三次开采,油藏深度一般都在1000m以上,有的油藏深度达7000m,地层的非均质性以及海上油田给采油作业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条件,深层采油和海上采油相应地也给 PAM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它耐剪力,耐高温(100℃以上直至200℃),耐钙离子、镁离子,耐海水降解。
四、作用
絮凝剂在石油开采中有几下作用:
1.用作堵水调整剂
2.用作钻井液调整剂和压裂液添加剂
3.油井水泥外加剂
4.钻井液处理剂
5.完井液和修井液添加剂
6.油田水处理剂
五、效果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常产生水浸问题,需要进行堵水。其实质是改变水在地层中的渗透状态,以达到减少油田产水,保持地层能量,提高*终采收率的目的。絮凝剂类化学堵水剂对油和水的渗透能力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油的渗透性降低少,对水的渗透性降低多。使用时可不交联使用,也可与铝盐,铬盐,锆盐等交联生成凝胶使用,还可增加某些树脂以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使之具有更高耐温性。如采用 W/O型絮凝剂胶乳和改性氨基树脂经过化学交联可以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堵水剂,已在油田堵水中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采用絮凝剂还可调整地层内吸水剖面及封堵大孔道,实践中已见到良好效果。